我从上海移居大理,为了儿女有更适合的教育|腾讯新闻谷雨影像
《大美中国路》第4期 成长在大理 预告片
撰文|穆里
编辑|葛城 周安
出品|腾讯新闻 谷雨工作室
*版权声明:腾讯新闻出品内容,未经授权,不得复制和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
灰爸相信,孩子们与自然和土地有着天然的连接。过去在上海,每天早出晚归接送孩子上下学,单程就要花上一个多小时。而自从3年前搬到大理,时间成本更低,有了更多亲子陪伴的机会。附近就有农场、花园可以玩耍,绝不会像大城市的儿童乐园,“去了几趟就不想再去了”。
教育创新的使命,拓宽道路和眼界,引领人们走向更开阔的未来。“在多样的选择面前,开放的不确定性就会慢慢确定。如果能为自己选择的兴趣倾注时间,10年20年之后,他们的路只会越走越宽。”灰爸充满信心地说。
3年前,女儿灰灰正在上海一家国际双语学校的幼儿园上大班。虽然采用了反填鸭式的蒙特梭利教育理念,但是迫于家长的压力,老师免不了布置作业迎合大部分家长的要求。灰爸很不认同,“这种作业形式根本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”。“鸡娃”家长们最重视的“幼小衔接”,在灰爸灰妈看来,不是他们需要的。
在成长过程中,灰妈曾是所有人眼中的“好学生”。一路考到名牌大学,拿奖学金出国读研,工作后的她却长期处于“生活迷茫期”,不知道学习的真正价值所在。“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一定要做high level(高水平)的人,而是做一个真实的人就好了。人的价值不在于符合所谓的标准,而是能够活出他自己。”一家人没有花费多少时间,就做出了“举家移民”大理的决定。
夫妻俩上过“家长课堂”,竭力避免父辈的暴力沟通方式。以平等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,这层转变也逐渐辐射到与世界的关系中。“家人应该永远是接纳孩子的大后方,理解的第一步是倾听,这也是慢下来的智慧。”灰爸说,在大理,他分明感到,日子变慢了,人与人的连接却更强了。
在这条路上,灰爸并不孤单。近年来,大理已成为一片创新教育的热土。美国人林登也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。灰爸曾就教育方法的问题,和林登有过很多交流。
林登把两个儿子留在了大理,选择“在家教育”,整个村子仿佛成了他们家庭的一部分。在兴趣驱动的开放式学习环境下,两人最终都以高分通过了美国的SAT考试,这一点给了灰爸很大的信心。自豪之余,林登却淡淡地说,这一切都出自一个父亲用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的私心。
云南也曾承载着灰爸对“外面的世界”的想象。上世纪80年代初,灰爸的叔叔来到西双版纳援建,从事橡胶加工生产,然而,受当时的道路条件所限,叔叔的工作生活要封闭得多。
马帮传人马四爷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。“随着茶马古道的衰落,马帮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,如果我们这一代不把马帮文化传承下去,它可能就消失了,特别可惜。”为此,他把祖宅改成马帮博物馆,让客人品尝地道的马帮饭。马帮博物馆也成了灰爸为孩子寻访到的另一处“历史课堂”。
*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出品纪录片《大美中国路》第四期8月9日正式上线,登录腾讯新闻客户端,搜索“大美中国路”观看视频。
*版权声明:腾讯新闻出品内容,未经授权,不得复制和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